(9月29日,丁新才[左二]陪同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研究專家袁隆平參觀希望種業科研基地。)
  紅網記者 陳宗昊 長沙報道
  
  丁新才兒時的夢想是長大了有飽飯吃,“挨餓的滋味刻骨銘心,這輩子都忘不了。”無論擔任企業高管,還是辭職創業,出身湘北農村的丁新才一直與種子打交道。
  今年9月在長沙舉辦的水稻新品種展示與拍賣會上,湖南希望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8個水稻品種的專屬使用權全部拍賣成功,拍賣總價達3278萬元。其中“望兩優1998”品種經過12輪競價,最終以1998萬元成交,一舉刷新國內水稻品種價格記錄。面對這樣的成績,身為董事長的丁新才卻非常淡定。
  
  寧可正確道路上摔跤,也不向錯誤方向奔跑
  
  早在2006年,隨著中央一系列農業新政策出台,44歲的丁新才敏銳預料到這將給國內製種行業帶來巨大機遇。他大膽放棄自己在隆平種業擔任高管的優厚待遇,創辦自己的種業公司。
  一年之後,丁新才的公司銷售種子127萬公斤,可是盈利僅有47萬元。“這點錢還不如我之前拿的年薪。改,公司的發展戰略一定要調整。”
  經過市場調查分析,丁新才判斷未來5到8年內全國一季稻播種面積將持續增長,而制種行業內部仍以雙季稻種子銷售為重點。
  “船大難掉頭,一般制種企業要調整戰略少說三五年,而我們則從2007年開始便把戰略方向調整過來,為公司盈利的持續增長打下了基礎。雙季稻種子銷售比例由最高峰的80%降到目前的20%。”
  用丁新才的話說,寧可在正確的道路上摔跤前進,也不要向錯誤的方向奔跑。從2008年開始,希望種業進入盈利穩步增長階段。
  眼下,丁新才正在思考在公司運作中如何利用好互聯網平臺,打造以種子銷售為基礎,進一步拓展涉農產業服務項目的發展新模式。
  “互聯網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課題,但如果不從戰略上給予高度重視,我們將很難在今後的競爭中擁有別人無法超越的優勢。”
  丁新才戲言,為了逼自己學習,他自開辦公司以來沒打過一場牌,卻喝遍了長沙稍微有點名氣的茶館:“一方面因為我確實喜歡喝茶,另一方面,我是用邀請喝茶的方式向專家、同行交流學習。”
  用科技創造效益
  
  “沒有科研人才,便沒有好種子;沒有好種子,便沒有好種子企業。”通過幾年合作,丁新才向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所長唐文幫教授伸出橄欖枝,邀請他擔任公司首席專家。
  丁新才承諾,在合作前期公司將拿出每年利潤的一半投入研發,並對品種效益大的科研成果將給予重獎。“不少同行企業都向唐教授發出了邀請,但我們憑著對研發工作的重視最終吸引他加盟。”
  “公司三分之一員工是研發人員,建有專門的種業研究院。以往科研項目中期檢查、評審都要花很多精力,如今,不用再為經費發愁,項目檢查的資料等都由公司科研部負責,自己可以專心育種。”唐文幫說。
  2013年,希望種業與湖南農業大學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公司每年給學校38萬元的技術合作經費,其中18萬元由唐文幫作為課題發展基金。對於研發成果,希望種業享有品種獨占權。
  除了這些,丁新才還有大手筆,為了將科研專家與公司利益相捆綁,他不僅給予專家5.8%的公司股份,將唐文幫引入決策層成為公司董事會成員。
  目前,希望種業的自選不育系“望S”、“黃13S”配組的兩系中稻品種已處於一流水平,已擁有自有知識產權並已通過國家各省審定的水稻、棉花品種共19個,已申請植物保護的品種和親本16個。
  丁新才透露,現在公司科研團隊已經利用高科技手段降低種子生產成本方面取得進展,“一旦試驗成功,我們能將成本降低40%至50%,這不僅極大增加公司效益,更進一步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培育農民需要的種子
  
  “其實,‘望兩優1998’這樣的好品種賣5000萬我都捨不得。”丁新才認為,無論從產量、抗病還是適應性等方面看,“望兩優1998”的商業前景非常可觀,“因為它是農民真正需要的種子。”
  到底什麼是“農民需要的種子”?怎麼樣才能培育出“農民需要的種子”?丁新才給出的答案是市場決定製種方向,科技實現品種目標。
  擁有希望種業首席專家和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所長兩重身份的唐文幫教授曾經一度在高產和優質之間糾結。丁新才一句“如果能把超級稻的制種成本降下來,這就解決了農民的大難題”讓唐文幫豁然開朗。
  “公司選育什麼品種我說了不算,要由董事長和育種委員會說了算。”唐文幫說,在希望種業,形成了以市場帶動研發的格局,一舉破除傳統育種模式中吃大鍋飯、市場與科研“兩層皮”的陋習。
  “其實我說了也不算,市場說了才算,農民說了才算。如果我們的種子能夠讓農民得到實惠,能夠為農民提供方便,農民不歡迎才怪,市場不歡迎才怪。”
  除了農民需要,丁新才提出與經銷商“合利”的思路:“讓經銷商有利可圖,好種子會更快到達農民手中,公司銷售才能接地氣。”
  如今,希望種業通過採取“顧問營銷”方式,已擁有主要經銷商3000多個,輻射長江流域所有的水稻種植區和華南主產區域,年生產、銷售雜交水稻良種350萬公斤以上,具有強大的營銷管理、技術服務能力。  (原標題:湖南希望種業:科技播種希望 戰略瞄準未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f32ifbhv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